泰山融媒

官方移动发布平台

听新闻

小家大爱丨“清风润泰山 家风润万家”优秀家风故事展播(三)

掌上泰山区

2025-04-25 10:41

发表于山东

“清风润泰山 家风润万家”故事汇



图片



记范家工匠——范正安的故事


我的爷爷范正安是泰山皮影戏第六代传承人,他的故事展现了对泰山皮影戏的执着热爱与卓越贡献。

爷爷自幼便对泰山皮影戏“一见钟情”。8岁时,他观看了人生中的第一场皮影戏,从此便被其深深吸引。13岁时,加入泰安曲艺团,拜泰山皮影大师刘玉峰为师,开启了正式的学艺生涯。

在学习过程中,我爷爷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刻苦精神。他不仅学习制作皮影,还钻研乐器、唱腔等各个方面。晚上演出时,他也不闲着,在曲艺团里四处学艺,对山东琴书、西河大鼓、落子、渔鼓、快书等多种曲艺形式融会贯通,并巧妙地嫁接于泰山皮影戏中。凭借着勤奋与天赋,他很快就出师了,演出现场常常座无虚席。

多年来,爷爷在皮影戏表演上不断创新。他独创了“十不闲”表演技艺,这是一种能够同时操纵、演唱和伴奏的独特表演方式,一人便可演活整场剧。与其他流派通常需要多人合作不同,爷爷的“十不闲”只需他一人在幕后手脚并用,边唱边演,同时操作八样乐器和各种影人,其难度之大,不仅是技巧和功力的体现,更是对体力的考验。

为了弘扬泰山皮影戏,爷爷做出了诸多努力。2009年,他创办泰山皮影研究院和弄影轩小剧场。2010年,他走进上海世界博览会,在中国国家馆进行为期一周的展演;2015年,他将泰山皮影带上国际舞台。为了让外国友人更好地理解泰山皮影,完全不懂英语的他从零学起,根据剧本内容让外孙女帮忙翻译,每天不停练习,最终让泰山皮影在国际上收获了众多喜爱。

在传承方面,爷爷也不遗余力。我叔叔范维国是泰山皮影戏第七代传承人,在父亲的影响下,12岁起便随父学习皮影戏。范维国有着创新的想法,研发了融入泰山皮影元素的服装、挂饰等文创商品,这些衍生商品年产1万余件,畅销10多个国家。同时,在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,还有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加入到事业中,他们研发新产品、新剧目,承接皮影肖像定制服务等,让泰山皮影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。

泰山皮影戏在我爷爷范正安的推动下,还与研学游深度结合,让孩子们能到剧场全方位体验泰山皮影的设计、制作和表演。此外,他们还以泰山皮影剧场为核心,开办了皮影宴餐馆、皮影主题酒店、皮影主题银行等,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旅游体验,并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0家泰山皮影传习体验馆,让更多人感受其魅力。

爷爷的努力也得到了广泛认可,他收获了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、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、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等众多荣誉和头衔。尽管已年近八旬,他依然坚持每天到泰山皮影剧场演出,为观众奉献精彩表演。他表示“小车不倒尽管推”,还计划到边远地区免费演出,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。

在爷爷的坚守与传承下,泰山皮影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得以发扬光大,不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还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声誉,成为了泰山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,吸引着无数人关注和喜爱。

(作者:范方涛  泰山区岱庙街道金星社区)


图片





泰山区妇女联合会

阅读量:

打开“泰山融媒”看评论
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