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清风润泰山 家风润万家”故事汇

家风润心 携村致远

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多年,始终坚信,良好家风不仅是家庭和睦的基石,更是治理村庄、引领发展的重要力量。良好的家风如同一股清泉,润泽着家族的每一代人,也为村庄的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小时候,家里穷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但我爹一直教育我:“咱人穷志不能穷,别人的一针一线都不能拿。”有一回,我在村里的小路上捡到了一个本子,那本子上还夹着一支铅笔。我高兴坏了,心想这下有新本子和铅笔用了,可爹知道后,硬是拉着我,交给了学校传达室,最后找到了失主。爹对我说:“再小的东西,不是咱的就不能要,咱得活得堂堂正正。”
后来我去当兵,爹两次到部队看望我,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:“到了部队,要好好做人,锻炼自己的意志。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争取入党,好好进步,为国家做贡献。”在部队里,我一直谨记爹的教诲。训练时不怕吃苦,努力提升自己。因为表现好,我顺利入了党。那时候我就想着,一定不能辜负爹的期望,要做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。
现在我也有了儿子,他小时候我就跟他讲:“儿子,你要好好学习,和同学互帮互助,将来给国家做贡献。在学校里,要勤俭节约,尊师重教。”孩子懂事,长大后也入伍参军,保家卫国,服役五年期间以高标准要求自己,积极进取,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一名信念坚定、一心为民的人民子弟兵。
“孝老爱亲”的家风,也让我更加关注村里的老人和弱势群体。我组织成立了志愿服务队,定期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提供帮助。在重阳节等节日,我们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,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。通过这些举措,村里尊老爱幼的氛围愈发浓厚,村民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。
这些优秀家风不仅塑造了我的性格,更深刻影响着我的治村工作。在村里的建设项目中,我将“勤俭持家”的理念融入其中。每一笔资金的使用,我都精打细算,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。就说外出研学这事,以前有些村子经常出去研学,我也想带着大伙出去见识见识。但是大伙都说:“咱得节约村里的钱,要把钱花在刀刃上。咱们自己多琢磨,多向周边发展好的村子取经,能不花那钱就不花,一样能发展好。”
我也将这些家风传承给村里的年轻一代。在村里的学校开展家风教育活动,邀请长辈们讲述家族故事,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优秀家风的熏陶。我相信,这些年轻的力量将带着良好的家风,为村庄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家风,是家族的灵魂,也是村庄一脉相承的精神支柱。在今后的治村工作中,我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,让它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,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,引领北上高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(作者:吴长青 泰山区上高街道北上高村)

打开“泰山融媒”看评论